新闻中心-凯发娱乐

重视信息安全,别不知不觉当了间谍

2019-06-06 10:44:59

许多人对于“国家安全”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或许很多人对国家安全的概念以及所涉及的领域依然模糊。为进一步增强大家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近期小编通过筹备,陆续推送专题内容,为大家详解: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涉及家安全领域的内容。小编在这里也想说一句,国家安全不是看热闹,看完记得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国家安全。

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线上,一条是明线,即军事战线,飞机、军舰、坦克、大炮,硬碰硬的国家实力较量;另一条是看不见的隐蔽战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间进行间谍战、情报战、舆论战。

情报是进行军事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不知道敌情我情,指挥员就没有办法决策。过去的情报手段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力情报,即特务和间谍,第二个层面是实物情报和技术情报,比如资料、图片、通信工具等。除去人力情报和一些秘密的情报工具之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失泄密与网络窃密活动尤为严重。当前隐蔽战线的斗争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信息化的不断普及,间谍和情报获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重视信息安全,别不知不觉当了间谍


网络论坛和聊天室泄密隐患严重:网上有大量的网络论坛、网络聊天室,很多人会经常接触,这里面有涉及经济的、科技的、军事的、生活的、追星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你对相关方面不了解,在这样的网络圈子里甚至都不好意思跟人高谈阔论。大家都知道,网络上经常会讨论一些敏感问题,殊不知很多问题都是敌特分子精心设计的。在一些特定的聊天室里,境外间谍还会故意抛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比如“中国航母造不国产出来”、“中国第二艘航母马上下水”等,用这样的问题引诱人们进行讨论,逐渐深入,环环相扣,最终得到他想要的情报。而参与讨论的人,特别是对相关领域精通或有所了解的人,一定不能贪图一时痛快,自妄自大的去回答、解答这些敏感涉密问题,有人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全然不知已经泄露了国家秘密。有时候,境外间谍还会采用金钱诱惑,比如能回答什么问题,就可以给多少赏金或者多少经验积分,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网络活动中数不胜数,如果有人追逐这点赏金或者积分利益,就可能陷入圈套。一旦造成后果,泄密人员不仅会受到法律严惩,对国家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

境外间谍在网上开展“钓鱼”。接着上面的话题继续来讲,敌特分子在网上活动,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论坛、聊天室、招聘网站,物色合适人选,比如供职于军工科研单位、可以接触到涉密信息、为涉密单位提供外部服务、甚至是在涉密单位附近居住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钓鱼策反的对象。在选定好策反的目标后,敌特分子会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或者其他网络方式与你联系,以网友的身份,向你咨询一些问题,而后逐渐深入,通过发红包或转账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回报,甚至伪装成美女、帅哥(背后很可能是抠脚大叔或“如花”),引诱这些可以提供消息的人在无意识中透露保密资料或知道的涉密信息,这个过程双方互不见面,但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化的谍报交易,有的人甚至被反间谍部门抓捕后,都还不清楚自己已经成了间谍。

物理隔绝的局域网并不安全。有人说,互联网不安全,但局域网的东西上不了互联网,够安全了吧。其实不然,局域网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安全隐患。很多人认为,局域网是单位或者行业内部的网络,在硬件上与互联网物理隔绝,理论上相对互联网要安全许多,但这依然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举个例子,曾经日本海上自卫队发生或一次严重的泄密事件,日本宙斯盾驱逐舰上的一个海曹长,把一个在舰上使用的保密硬盘带回家,在网上下载电影和资料,在下载的同时,通过共享软件将硬盘中的绝密数据泄露了出去,内容包括军队官兵个人信息资料,宙斯盾舰作战性能参数等,甚至包括了对周边国家开展军事行动的绝密作战计划。2010年9月,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局域网部分电脑感染了一种名为“stuxnet”的破坏性病毒,“stuxnet”正是通过潜伏互联网个人电脑,而后通过u盘传播到了有着严密防护措施的局域网的。以上例子足引起警惕,足以说明信息化时代里,没有黑客渗透不了的网络。

智能手机搞不好就成了间谍工具。现在许多人养成了随时随地使用智能手机拍照的习惯,看到什么拍什么,路过军事基地、保密科研单位随意拍一张,看到了最新型号的武器装备,随意拍一张。这些行为有的是图个新鲜,有的是故意而为,这其中还包括一些没有底线的“伪军迷”,将这些涉密照片上传网络,这就会造成保密性质的单位、军事装备、科研成果的泄密,如果被外国间谍机构利用,这将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许多人总是喜欢跟大家分享,但说者无心听着有意!这种随时随地拍照分享的习惯,要是放在伊拉克、伊朗、朝鲜、以色列或者其他战争区域或敏感地区你试试,对方很可能怀疑你是间谍,分分钟让你学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交待不清,分分钟就能让你看见来世。上述这些也仅仅是智能手机泄密方式的一种,智能手机中的app软件都有可能泄露国家机密。

媒体行业追逐利益有意泄密。现在的一些杂志、期刊、网络媒体、公众号会引用和转载一些境外媒体的内容并在国内发布,认为这是外国公开报道的,翻译转载过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外国媒体的报道毕竟是外国的东西,但是如果翻译过来发表了,有时候就等于在事实上承认了外媒的猜测,有的媒体甚至还针对这些报道进行补充和丰富,使一些原本保密的资料被公开,导致了更大程度上的泄密。要知道“美欧西方国家控制着全世界80%以上的媒体话语权”。所以很多时候,你根本搞不清楚人家境外媒体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你更不知道的是,许多境外媒体都与境外情报机构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现在的一些媒体,为了追逐关注率,将一些保密的东西当做噱头进行招摇,更有甚者,居然以揭秘为乐,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竟然被当做一种消费品。作为媒体,一定要有责任感和国家安全意识,明辨问题实质,不能为了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打擦边球,甚至是故意泄密。

生活中发生的泄密行为,有的是故意犯罪,有的犯罪行为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但这暴露出了保密机制执行不严、涉密人员保密素质较低、警惕性不高的问题。不管初衷如何,法律无情,间谍是卖国行为,出卖和泄露国家秘密后果很严重,造成严重的后果,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信息化时代下的保密工作:

网络信息化时代下,保密工作在技术防范措施方面已经非常严格,但这始终并未从根本上杜绝泄密隐患,反而网络泄密的事件层出不穷。深究其中原因,每一起失泄密事件的背后,都与人们的保密意识联系在了一起,很多人对保密的认识越来越差。

首先从社会变化上来说,现在的人们更多的处于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特别是涉密人员,较以往,接触外界的范围更加广泛,在网络环境中,任何背景的人都能接触到。其次从生活的环境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长期和平时的时代中,很多人失去了防奸反谍的警惕性,敌情观念变得淡薄。第三就是涉密载体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涉密载体就只是纸质文件、图纸、资料,现在涉密载体的电子化普及,光盘、u盘、移动存储系统、网络等,管理不好就很难控制泄密风险。

所以技术防范措施仅仅是防止泄密的一种手段,保密工作最重要的依然还是要强调每个人的保密观念,要让人们明白什么是国家秘密。在工作中,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有强烈的保密意识,做好信息安全的关键是把好入口关。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保护好随身携带的涉密文件、涉密载体、移动存储设备。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们,都要时刻紧绷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这根弦。网络是开放的网络,是不安全的网络,处理涉密信息就要严格遵守涉密信息管规定,自觉从行动上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维护国家全的问题上,大家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一方面要在技术防范上多下功夫,及时发现和弥补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隐患漏洞,更要在维护信息安全方面,了解和认识网络、多媒体的传播原理,防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密,或者为坏人所利用。

在新时代,信息化是一个新兴领域,要争取利用信息化多为国家做贡献,如果帮不了忙,就不要添乱,更不要因为蝇头小利做哪些丧权辱国的事情,不要以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不用实名就可以肆意妄为。

部分内容引用整理自《进击的局座:悄悄话》,我们“战略忽悠局长”出的这本书真的不错,大家可以读一下。

稿源:东方红盾,封面源自网络;

转载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659538449726439947/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凯发娱乐的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凯发娱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ã¤âºâŒã§â»â´ã§â â.jpg



网站地图